二十大代表风采丨“燃灯校长”张桂梅:为国育才 为孩子们点亮梦想******
中新网丽江10月8日电 题:“燃灯校长”张桂梅:为国育才 为孩子们点亮梦想
中新网记者 韩帅南
十月,地处滇西高原的丽江夜晚已吹起瑟瑟秋风。晚上9点,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走进每一个班级巡课。经过走廊时,她细心检查每所卫生间,将亮着的灯关闭。“我时常叮嘱孩子们要节约,但这些灯不需要她们来关,让她们安心读书。”节俭、时刻牵挂着山区的孩子们,这已是她多年的习惯。
图为张桂梅(右)正在接受采访。 韩帅南 摄1996年,张桂梅主动申请来到偏远的华坪县任教。在教学和家访的过程中,她看到了山区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发现不少山区女孩因为贫困而辍学。这时起,张桂梅就有了一个梦想——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随后的几年中,她为了筹建学校省吃俭用,四处奔波。“但我发现只凭自己的力量是建不起这所学校的。”张桂梅告诉记者。
转机出现在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上,张桂梅作为党代表勇敢说出了自己的梦想。次年,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全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简称“华坪女高”)正式成立。
图为张桂梅正在巡课。 韩帅南 摄华坪女高建校初期,条件设施简陋,教师经验不足,学生基础较差。面对沉重的教学任务,多位教师选择了离职。
“我发现剩下的8位教师中有6位是党员,于是我为了鼓舞他们,就带着他们重温入党誓词,唱红色歌曲。”张桂梅坚信,只要有党组织和党员在,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样的气氛也逐渐带动了学生,学生也会跟着一起唱红歌,学习更充满动力。
张桂梅经过思考,提出了“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此后,她带领师生唱红色歌曲、忆红色历史、塑红色课堂……在华坪女高,学生的作息被控制在分秒,学习的时间被利用到极致。
“女高招收的学生大多基础比较差,我们得靠着这股拼劲儿,才能实现走出大山的梦想。”张桂梅称。
每天早上5点,张桂梅会用一个小喇叭“吼”学生们起床;深夜,在陪伴学生们自习结束后,她才入睡。十余年来,她被肿瘤、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多种疾病缠身,但依然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把2000余名大山里的女孩送进全国各地的大学。
“华坪女高的教育方式曾受到外界质疑,但事实会说话。”张桂梅说,该校的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成绩依然优秀,有不少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了人民警察、医护、教师等岗位,以自己的方式为建设祖国出一份力。
张桂梅举例,华坪女高的一位毕业生在从军多年后返校看望学妹。分别时,在校学生说,“学姐你放心走,将来我们也会参军,报效祖国,守护一方平安。”讲到这里,张桂梅红了眼眶,“我在帮助这些学生的同时,她们也在不断给予我力量。”
张桂梅说,华坪女高培养出来的学生勤奋刻苦,有理想,有信念,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读书。
多年来,张桂梅坚持无私奉献,像一束希望之光,照亮山区孩子们的追梦人生。她被尊称为“燃灯校长”,也收获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七一勋章”、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等荣誉。但张桂梅认为,这些荣誉不属于她一个人,属于共同付出的所有党员和群众。
“我的身份不会改变,会一直坚守初心,继续守护这些山里的孩子,让她们飞出大山,再将希望之光带给更多人。”张桂梅说。
2022年,张桂梅再次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可以近距离聆听党中央的声音,让我感到无上光荣;同时,我要把二十大的声音带回给山里的党员,一起完成好党的任务,这又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我就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学生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张桂梅坚定地说。(完)
宁东基地:再造一个宁夏经济总量****** 【新春走基层】 元旦,坐标西北。 日长一线,蓝天高远,空气中透着一丝清冷。而在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以下简称宁东基地),企业车间处处是热火朝天的景象,全力冲刺首季“开门红”。 且不说人勤春来早。自治区赋予宁东“再造一个宁夏经济总量”的宏伟目标,它丝毫不敢怠慢。就在不久前,这里获评2022年全国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第五名,连续5年入围十强。 做好今年经济发展工作,宁东基地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陶少华认为必须“三坚持”,即项目是生命线,好企业是本钱,企业家是财富。 以项目为抓手 豪气 往宁东基地最高处望去,那是宁夏派可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离间甲酚和对甲酚的装置。 “二者沸点差很小,常规方法不可能将它们分开,我们在国内首创用尿素法进行分离,能耗低,环境污染小,产品转化率高。”该公司总经理王进世告诉记者。 间甲酚全球需求量是6万吨,我国需求量为1.9万—2万吨,这套装置设计产能1万吨,宁夏派可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能产出5500吨。 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高度63.5米的整套装置正在进行保温收尾、单体打压等工序,上料投产指日可待。 以项目为抓手,鼓励企业把小规模装置转化成大生产示范,这是宁东基地开发建设20周年的传统。 刚刚过去的2022年,宁东基地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20亿元,工业总产值接近2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工业增加值占自治区的30%,财政总收入达到155亿元。 “要保持发展定力,把经济发展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和产业项目上。”在2023年经济发展重大项目推进会上,陶少华郑重强调。 靠技术来发展 硬气 拿起遥控器,只见眼前的玻璃一会儿呈磨砂状,一会儿呈透明状,明暗变化即在瞬间。 宁夏中星显示材料有限公司的这款智能调光玻璃,通电透明,断电雾化,可用于室内空间隔断、博物馆橱窗、银行等处。 “其实就是把液晶膜安装在两层玻璃之间,高温高压加工成夹层玻璃。”该公司技术负责人陈少华说。 铆力关键核心技术,企业实现了智能调光玻璃用液晶材料产品的产业化生产,2021年销售额1.6亿元,2022年至少翻一番。 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宁夏中星显示材料有限公司是宁东基地的缩影。 “我们始终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着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宁东基地科技和信息化局局长易静华表示。 该局全年新立项实施本级科技创新项目34项,争取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6项,在煤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清洁能源等领域攻克一批技术瓶颈。 去年,宁东基地全年登记自治区科技成果36项,较上年翻了两番;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5亿元,同比增长20%,成绩喜人。 用科技作支撑 提气 走在宁东基地,铁塔林立,管道纵横,厂房俨然,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 国能宁煤集团合作开发的高性能甲醇制丙烯工业催化剂替代进口;宝丰能源集团建成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解制氢储能及应用示范项目;宁东瑞华新材料公司研制的特种抗冻防水涂料达到国际水准…… 一批新动能的催生,离不开科技持续加码。 易静华给记者摆出几组数字。2022年,宁东基地全年本级财政科技创新支出9433万元,是上年的6.5倍;争取自治区项目经费4100万元,撬动企业研发投入预计突破14亿元,较上年增长25%;预计全社会R&D投入强度达到2.27%,较自治区平均水平高0.69个百分点。 宁东基地蓬勃发展,是宁夏切实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位置的写照。 连日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举办系列新闻发布会,对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行解读。 1月4日,宁夏科技厅厅长徐龙在会上表示,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把创新驱动战略作为“五大战略”之首,为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动力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 “科技系统将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四大工程’,全力抓好‘双百科技支撑行动’,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徐龙说。(本报记者 王迎霞)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