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双钩”书法家张保声最近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采访。他表示,希望更多年轻人对“双钩”书法感兴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中新社记者 刘大炜 摄
“双钩”书法始于南朝,盛于唐宋,是一种用单线直接写出某种书体的空心字。张保声告诉记者,南朝时没有印刷技术,为了能使名家书法作品得以流传,书法家就按作品原样勾勒出空心字,然后再填墨,让观者得到近似真迹的作品,如《兰亭集序》《万岁通天帖》《平安帖》等皆由唐宋名家以此方式保留真迹。
出生于“古建筑之乡”广东汕尾的张保声,受身为石刻、微型山水盆雕民间艺人的外祖父,以及从事古建筑、擅丹青的祖父影响,浸润在传统文化氛围中,从小就喜欢涂鸦。初次接触“双钩”书法,是受其外祖父的熏陶。“因我小时候顽皮淘气,只有在写书法时才得到外祖父称赞和奖励。”
张保声说,之所以喜欢“双钩”书法,还有一个原因是其“书写方便,可就地取材”。无论树枝抑或随便一支笔,都可写出任意大小的“双钩”字。经过对大家名帖年复一年的临摹,张保声终于练就了一手“脱影双钩”(即不用临摹便可写成)的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常言道“见字如晤”。张保声笔下的字,时而飘逸而出,时而劲风斗转,时而连绵不断。不论任何字体,他都熟稔于心,顷刻间一幅“双钩”书法跃然纸上,用独特手法呈现汉字的美感。
1979年,张保声移居香港,从事建筑行业工作。虽然工作繁忙,他仍未放弃对“双钩”书法的热爱。经多年孜孜不倦的研习,张保声在保留“双钩”书法艺术美感的基础上,融各家之所长,不断推陈出新。
在张保声看来,要传承作为国粹的书法艺术,最好的方式是在传续中创新。如今,他的“双钩”书法不仅从最初的整体“双钩”演变出了叠字“双钩”、汉字合体“双钩”,还吸收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韵味,将书与画结合,创造出“字中有画”的“双钩”书法。
在港生活多年后,张保声对香港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情有独钟,更深谙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新定位。近些年,张保声不仅在香港举办展览以推广“双钩”艺术,还远赴重洋到美国、东南亚等地设展,以期让更多人了解“双钩”书法、了解中国文化。每次展览,他的艺术作品都会令观众倍感震撼。
作为“双钩”书法技艺的传承人,张保声更希望年轻人对“双钩”书法感兴趣。他对记者说:“最近几年,我也参加了一些‘非遗进校园’的项目,向香港的青少年学生普及‘双钩’书法等,希望把更多知识传播给下一代,让他们好好认识中国的国粹、了解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完)
国台办:岛内一些政客“以疫谋独”等劣迹将被记在两岸关系历史上****** 中新网1月11日电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1日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岛内一些政客利用疫情进行政治操弄,或“以疫谋独”、或对大陆进行攻击污蔑,或煽动“反中抗中”。这些劣迹都将被记在两岸关系历史上。 11日,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第一个问题,国台办主任宋涛在新年寄语中表示,“今年大陆将与台湾各界有识之士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开展广泛深入协商”。请问发言人,如何界定谁才是“有识之士”,大陆如何决定协商的人选,确定他们能够真正代表台湾大多数民众的心声?第二个问题,蔡英文在新年讲话中表示,愿就大陆疫情提供必要协助。台“疫情指挥中心”负责人王必胜说,已两度向大陆表达互助合作意愿。请问大陆是否愿意接过民进党当局递来的橄榄枝? 对此,马晓光表示,第一个问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无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还是推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进程,都离不开协商对话。我们的立场很清楚,愿在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基础上,推进同台湾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人士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开展广泛深入协商。谁认同“九二共识”、真心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我们就跟谁协商对话。 马晓光指出,第二个问题,疫情发生3年来,两岸同胞相互关怀、守望相助,体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我们忘不了在武汉疫情告急时,很多台湾企业、团体和人士冲破重重阻挠为大陆提供防疫物资。台湾同胞也应该忘不了,在台湾试剂短缺、疫苗荒的危急时刻,大陆支持企业和民间组织向台湾同胞捐赠、提供大量疫苗、检测试剂和急需医疗器具。在大陆疫情防控转段之后,仍有很多台湾各界人士向我们表达诚挚问候、善意和祝福,我们在此表示感谢。同时,大家也看到,疫情发生以来,岛内一些政客利用疫情进行政治操弄,或“以疫谋独”、或对大陆进行攻击污蔑,或煽动“反中抗中”。这些劣迹都将被记在两岸关系历史上。 马晓光强调,当前,大陆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形势可控,医药物资供应总体充足。我们将因应疫情形势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更好的保护人民生命健康。至于你提到的台湾防疫部门负责人的有关说法,据我了解,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大陆窗口单位没有收到相关信息。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